永续风险对产业的机会首重再生能源

永续性发展以不影响未来世代需求为前提

在当前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下,企业经营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多元。BSI东北亚区总经理蒲树盛藉由「企业永续之风险管理与策略分析」课程直指永续发展的核心,是联合国所定义的:「满足当代需求,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」。这不仅是环境保护的口号,而是涵盖环境、社会与经济三大面向的均衡发展。

蒲总经理指出,企业对永续的认知成熟度,从最初将永续视为单纯成本与负担,进而到为符合法规而进行的被动遵循,再提升至将永续理念融入产品、服务与日常营运,最终达到以永续为核心来开创全新商业模式与价值的最高层次。唯有不断向上提升,企业才能在挑战中找到新商机。然而,当前全球面临气候灾难、社会信任崩解、贫富差距扩大等严峻挑战,正严重威胁未来世代的生存,也使得企业正视永续议题变得刻不容缓。

根据2024年世界经济论坛(WEF)的报告,短期(二年)内全球面临的五项重大风险,主要包括首次跃居首位的 AI 生成虚假资讯、日益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、持续升温的地缘政治与社会两极化的对立,以及无所不在的网络攻击与资安威胁。若将时间拉长至未来十年,环境风险则占据了主导地位,涵盖了气候变迁减缓与调适的失败、自然资源危机,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丧失。这显示环境问题将是人类最严峻的挑战,其引发的供应链中断、营运停摆等冲击,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表现与生存能力。

面对风险,企业不应仅视为威胁,更应将其转化为策略优势。首先,必须建立由上而下、由外而内的系统性风险治理架构,从分析全球宏观风险到辨识公司自身营运风险,建立完整的识别、评估与应对机制。同时,全球碳定价机制已是明确趋势,企业需将未来的碳成本纳入财务评估,如标竿企业的案例中,透过提前投资绿电、优化全球布局,成功将高昂的碳成本风险,转化为领先同业的竞争优势。此外,拥抱国际标准亦是强化营运韧性的关键,例如ISO 14001(环境管理)的关注点已从污染防治演变至碳管理,而ISO 45001(职业安全卫生管理)的范畴也从传统工安,扩展至员工心理健康、多元平等包容等议题,这些都成为企业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
蒲总经理亦强调,永续不仅是责任,更是充满潜力的商机。在低碳转型方面,AI 运算带来的巨大能源消耗,同时也催生了对高效散热、低功耗半导体及储能方案的庞大需求。在供应链中,绿色采购已成趋势,未来供货商的ESG表现将成为客户选择合作伙伴的「预筛选」门槛,能在产品碳足迹、环境贡献上表现优异的企业,将取得更有利的地位。此外,循环经济的概念也带来无限可能,例如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能源,不仅解决污染,更能获取碳权,创造额外价值。

企业的永续之路,最终取决于文化的塑造。文化的养成,需要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,首先透过持续的教育训练建立共识,再以合理的机制引导行为,最终促使永续思维深植于每位员工心中,成为日常决策的直觉反应,此时企业便真正拥有了应对未来的「自适应性」。


蒲树盛总经理精彩授课,剖析企业永续之风险管理与策略分析。

文晔董事及学员与蒲树盛总经理课后合影。

文晔董事长郑文宗(左)亲自致赠小礼物予蒲树盛(右)总经理表达谢意。